80%落地率,深圳光明区用5年“卷”疯合成生物学
近日,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在深圳光明区正式启动建设,这是我国生物制造领域首个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建成之后,将推动生物制造产业在光明区做大做强。
事实上,这不是光明区第一次在生物制造领域拥有“首个”头衔,全国首个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深圳先进院合成所、全国首个合成生物专项扶持政策《关于支持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全国首个合成生物成果转化专业园区卫光生命科学园、全国首支合成生物产业基金星博生辉基金等,都是在光明区落地。
而也正是因为如此,光明区在合成生物领域已经创造了多个数据奇迹,比如落地率,自2020年以来,国内新增合成生物企业有40%进驻深圳,其中80%落户在光明区。另外在产业规模上,截至2023年10月,光明区内合成生物企业总量已突破80家,总估值超270亿元。借助于此,光明区经济也实现了快速发展,已从2018年的917亿元跃升至2022年的1427亿元,9.1%的年均增速领跑深圳全市。
这并不容易,一方面是因为光明区相当“稚嫩”,直到2018年才正式成立,是深圳最年轻的行政区;另一方面则是基于光明在合成生物产业极快的兑现速度,如果以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创立为起点,光明区只用了不到5年时间,就从“一张白纸”一跃成为全国合成生物产业重地,并与上海、天津共同站在了第一梯队。
那么问题来了:在推动合成生物产业发展上,“年轻”的光明区到底做对了什么?
起步:“鸡生蛋”还是“蛋生鸡”?
光明区虽然成立于2018年,但其在合成生物学发展的起点还要追寻到2017年。在这一年,深圳正式出台“十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合成生物研究设施就是其中之一,计划总投资超7亿元。而在同年年底,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也正式揭牌成立,将专注于人造生命元件、基因线路、生物器件、多细胞体系等合成再造研究。
也就是说,深圳基于合成生物学从研发到孵化都有了具体载体,后续要考虑的就是实际落地,而当时还“一无所有”的光明区刚好接住了这波泼天富贵。
这其中当然有原因。首先是在于其定位,作为一个以科创属性为核心的行政区,光明本身就有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使命,再加上其是一个刚成立的新区,所以对于产业落地的诉求和包容性都非常大;其次则在于光明区对产业的支持力度,这里主要是指资金层面的投入,包括对人才的引进、相关产业配套的建设等等。据悉,光合成生物产业园,光明区就一口气建了三个。
最后要提到的是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其对于光明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可以说是起了决定性作用。对此,某知情人士向动脉网透露,“深圳先进院其实很早就布局了合成生物学研究方向,而之所以会选择光明,一方面是深圳先进院在光明区主导建设了深圳合成生物基础研究大设施,为光明区发展合成生物学奠定了基础研究和公共平台基础;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光明是深圳为数不多能做合成生物学的产业高地,其他区域主要是以医疗器械为主。”
但产业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1+1等于2”,尤其是对于合成生物这类需要一定产业基础的新兴领域来说,想要“白手起家”并不容易,光明合成生物产业在早期其实也遇到了很多困难。
以具体事件为例。“工程生物创新大会”可以说是见证了光明合成生物产业的发展,至今已举办四届,而在最近一届中,共吸引近两千名产业人士参与,目前是全国甚至全球合成生物领域的代表性会议。但在第一届大会时,整体参与人数不到200人,并且大多还是临时拉来的“壮丁”。
对此,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总经理罗巍谈道,“2019年,我们正在筹备第一届‘工程生物创新大会’,彼时国内合成生物产业还没有起步,相关企业较少,另外资本也不关注,跟很多投资人聊合成生物学的时候,他们根本不知道我们在说什么。再加上光明区当时还在开发建设中,到处都是工地,环境留给人的第一印象也不好,因此没有多少人愿意来,能来的几乎都是我们一个一个打电话拉来的。”
这还不是最辛酸的,因为光明区当时还没有成熟的会议中心,所以场地找的还是餐厅举办婚宴的大堂,另外主持人也不是专业的,基本都是创新中心临时顶上的自己人。
对此,大会参与人士向动脉网感叹道,“当时如果有人跟我说这个会议后面会有上千人参与,并且能够快速成为一个产业的标志性会议,我是肯定不会相信的。因为在那个时候,你很难找到一些积极信号,你看到的都是没有多少人在关注这个行业,另外光明区也是冷冷清清的,很多配套实施都还在计划书里或者工程图纸上。”
而从“工程生物创新大会”以小窥大,光明合成生物产业的发展在早期其实也不容易,虽然有大设施、合成所等加持,但要真正步入正轨并实现快速发展,还需要下“真功夫”。
裂变:人才是第一要素
据悉,在过去三年,全国每2家新成立的合成生物学企业之中,就有1家落户广东,其中落地光明区的概率为80%。另外从一级市场来看,根据动脉橙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0年至今,国内合成生物学领域共完成近200起融资,其中发生在光明区的概率超过60%,并且有不少都完成了多轮融资,比如柏垠生物、百葵锐等。
而除了具体的数据层面,与合成生物相关的配套设施也开始在光明区集中涌现,包括创新中心、产业园、专项基金、科研院所、实验室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配套设施利用率都非常高,就以创新中心为例,截至2023年,其已引入超200个项目,并成功孵化45家企业,总估值超200亿元。这无疑使得光明区名声大涨,并很快成为了国内合成生物产业的代名词。
事实上,这一段“成名”之路,光明区只走了短短五年,其惊人的发展速度让很多人都颇感意外。那么,光明区能够在合成生物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到底是什么呢?
基于这一问题,动脉网采访了多位与光明区密切接触的专业人员、企业创始人以及投资人,他们的第一回答几乎都是“人才”。对此,某投资人谈道,“人才的快速聚集无疑是产业发展的关键,他们不仅带来了技术、企业,甚至还有成熟的经验和体系。”
不过问题是,要引入并留下人才并非易事,光明区一定是做对了一些事情。首先当然是有足够的诚意,早在起步阶段,光明区就颁布了全国首个合成生物专项人才扶持政策,而在今年4月,光明区又推出了“人才政策18条”,给落户光明的科技创新载体最高资助1亿元。另外在解决住房及子女上学等方面,截至2023年8月,光明区已累计发放资助4000余万元。但这还不是最吸引人的,对项目牵头发起单位或参与单位,光明区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支持,简而言之就是上不封顶。
除此之外,深圳先进院作为创新载体,自然也在人才引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此,某专业人士谈道,“深圳先进院的海外人才引进力度很强,海外招聘也是院领导亲自带队去欧洲和北美引进人才,所以深圳先进院的科研队伍本身就有国际化的基因,目前已形成了以海外优秀人才为主的科研团队。”
当然,除了人才,“开放”也被认为是光明区合成生物产业快速发展的一大亮点。基于此,某项目负责人谈道,“合成生物这个概念实际上是在近10年才发展起来的,在早期,其大多被认为是生物化工或者传统发酵,后面将其逐渐融合,才有了合成生物学。所以,它是一项新技术,使用的工具也非常新,因此聚集了大量青年科学家,而想要发展,必然要有更开放的环境。”
光明区显然具备了这一典型特征,一方面是因为合成生物是光明区最先发展的细分产业,所以在政策上有足够的自由度,对于科学家和从业者的约束都较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光明独特的区位优势,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光明本身就自带开放基因,因此拥有更多可操作的产业空间。
最后一点则体现在营商环境、配套搭建以及体系建设等方面,这里重点聚焦的是体系建设,而提到这一点,就不得不搬出光明区引以为傲的“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值得一提的是,该模式已被国家发改委写入推广深圳经验的正式文件之中,由此可见其价值。
据悉,“楼上楼下”是指“楼上”创新和“楼下”创业。具体而言,创新中心共有8楼,楼下2至5层构造产业孵化空间,主要为合成生物领域初创企业提供拎包入驻的共享实验平台及智库支撑;楼上6至8层则以科研人员开展原始创新活动为主,重点解决基础科学问题,支撑产业进行核心技术攻关。
基于这一模式,创新中心已诞生了很多创新与创业双向奔赴的合作故事。易啸和杨宗颖是中山大学师兄弟,两人博士毕业后,易啸选择埋头搞科研,成为先进院合成所一名研究员,而杨宗颖选择了下海创业,成为了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创始人。两人在入驻创新中心大楼后,虽然每天都能在走廊里遇到,但彼此并不认识,直到一次偶然的闲聊,才让两人从“邻居”成为了合作伙伴。
据悉,杨宗颖所创立的公司主要聚焦于开发生产DNA原料,但一直有一个技术瓶颈,即超长的DNA序列因为太贵而无法广泛应用。刚好,易啸所研究的合成进化技术TADR系统,就可以用于DNA大片段的合成,而这也让易啸找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应用方向,两人就此实现了双赢。
另外一个典型案例是柏垠生物。当时,钟超课题组研究成果上午发表在Science杂志子刊Science Advances,下午柏垠生物就获得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虽然有着时间点上的巧合,但“楼上楼下”的模式带来的沟通便捷和高效也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事实上,诸如此类的案例在创新中心大楼里还有很多。
所以回过头来看,光明能够在合成生物领域实现飞速发展,第一点当然是离不开优秀人才的聚集,而为了引进和留住这一批顶尖人才,光明区也拿出了足够多的诚意,包括资金的直接投入、配套设施的建设、体系上的创新以及整体氛围的打造等等,这都让科学家和创业者们心无旁骛,能够真正专注于科研创新和产业孵化。
具体而言,光明区提供的不仅仅是空间服务,而是聚焦于整个产业过程中的基本要素和发展链条。比如在“从0到1”的原始创新阶段,有深圳理工大学(筹)合成生物学院和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体系化培养跨学科交叉型人才,攻克核心技术研发;创新中心则负责“从1到10”的企业孵化,即科技成果转化的第一步;企业在获得天使轮融资后,需要扩大空间,就可以搬到创新中心马路对面的合成生物产业园,继续“从10到∞”的发展。
起伏:合成生物未来几何?
与大多数医疗领域一样,合成生物在过去一两年也逐渐进入了发展瓶颈,具体表现在融资数量大幅减少、企业融资愈发艰难等等。当然,国外也是如此,Amyris申请破产,Ginkgo遭到退市警告,zymergen则因产品迟迟无法商业化最终被收购,全球合成生物三巨头可以说是各有各的苦衷。
这其中当然有市场环境整体遇冷的因素,但更关键的还是在于行业自身,即如何商业化的问题,这在当下已愈发重要。对此,易凯资本董事总经理、合成生物团队负责人廖洁莹谈道:“当下合成生物学已经演变成了商业化驱动的第二波浪潮,也就是说在现阶段,合成生物企业如果没有营收,没有漂亮的订单,没有大腿可抱,融资将非常困难。”
这也是为什么在很多人看来,合成生物这两年热度有明显下降的趋势,因为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合成生物学行业的估值中枢一直在往下掉。
不过,从2024年年初开始,合成生物学似乎又“杀”了回来,并再次成为行业焦点,这一方面是因为政策的推动,国家层面将“生物制造”列为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并计划将其打造成为新增长引擎。
另一方面则是源于合成生物巨大的市场空间。据麦肯锡统计,到本世纪末,合成生物将广泛应用在占全球产出1/3以上的制造业,并创造30万亿美元的价值,在全球经济缺乏新增长曲线的当下,合成生物的战略意义自然不必多说。再加上全球范围内合成生物学的发展都还处于早期阶段,因此竞争环境十分开放,未来还拥有更多可能性。
而面对这一潜力市场,各地政府当前都在积极布局,截至目前,全国至少有18个省、市将“合成生物”写进了产业发展规划,其中常州、杭州、济南、武汉、成都等地,近期围绕合成生物学的大动作不断。特别以常州为例,去年10月,其一口气就成立了三家合成生物学产业园,并同期设立了20亿元的合成生物产业专项基金。当然,其他地区同样来势汹汹。
那么,未来到底谁能跑出来呢?能够再一次上演光明在合成生物领域的产业奇迹呢?答案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有一项参考标准是确定的,即能够最大限度的推动商业化。这不仅是新入局者的共同课题,对于已经站在第一梯队的光明来说,也是下一阶段的重要任务。
毕竟在资金环境吃紧、合成生物产业逐渐走向深水区的当下,行业发展逻辑已经从对前沿技术的单方面狂热,逐渐转变为对商业化确定性的上下求索。
* 参考资料:
1.《超级产业链|深圳光明区:5年如何“合成”百亿生物产业链》——澎湃新闻;
2.《当合成生物学写入深圳创新创业基因》——瑞德林;
3.《合成生物学2024:割裂中生长》——动脉网。
*封面图片来源:pexels
如果您认同文章中的观点、信息,或想进一步讨论,请与我们联系;也可加入动脉网行业社群,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近
期
推
荐